除此之外,惯用脏话中的禁忌词大规模地被新的常用词取代,这些新型脏话的攻击力大幅削减,在网络环境中几乎成为了稀松平常的语气助词。更重要的是,香港电影采取分级制度,例如有粗口台词的《毒舌大状》就属于第二级B,即青少年及儿童不宜。比如周星驰的经典电影《唐伯虎点秋香》中,就将粗口委婉地融合到台词中。嗯,闽南语的粗口词汇确实多样,但我们要注意使用场合和尊重他人,下面给你几个相对文雅的骂人词:
在广州,店名打粗口擦边球的餐饮业商家并不少,比如7就、雕狸、烧乜春、锋味·乜hi都啫·乜7都烧……店名和店内装饰玩粗口Gag是否合适,网友们同样各有看法。因此许多努力港产电影中都有粗口对白,但只是作为表达人物情绪的助燃剂,如果单靠从头到尾讲粗口,是不可能吸引观众买票入场的。潮汕话、粤语等方言粗口谐音梗的使用惹来争议,但北方方言粗口在生活中其实更加常见,大家对此的包容度似乎也更加高。
1、粗的拼音
世界上每种语言皆有粗口,而无论是粤语、普通话还是英语的粗口,都和本民族、本文化体系里最为禁忌的内容相关,其主要成分高度相似,包括性器官、性行为、排泄物以及身份指责,它们是忌讳并且惹人生厌的,因此也是具有攻击性的。为了用粗口而用粗口,容易因为低俗、博眼球而令消费者反感,用得好就得啖笑,用不好就是冒犯,何不以更正面积极、老少皆宜的方式,展示品牌、城市及方言的文化底蕴?
2、粗毛衣外套
但由于粗口被视作难登大雅之堂之物,大众为了平衡想用来表达自己情感,但无法公开讲的矛盾,创造了许多委婉词,比如利用中英文谐音借词、改变歇后语的联想词等等。